首页 > 贷款 > 房贷经验 > crc卡是什么怎么花,AMD445变b45突然从三核变四核经常卡机求解

crc卡是什么怎么花,AMD445变b45突然从三核变四核经常卡机求解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24 01:34:39 编辑:理财网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AMD445变b45突然从三核变四核经常卡机求解

变4核儿是因为你开核了,但是经常卡机说明你的U的开核儿后不稳定,有两个解决方式:1进入BIOS恢复默认设置.2,在主板上找到开核摁扭关闭它,关闭后主板上红灯不亮了就可以了.
你好!首先你可能更新过BIOS,这样你的主板(原来不具备开核功能)就能开核了。第二你的主板开启了开核功能(可能是无意中开启的)。第三你得CPU被开启的那个核问题多多,不能正常使用。建议:恢复默认设置。至少要关掉ACC。明知第4个核不能用当然是不要用了。打字不易,采纳哦!

AMD445变b45突然从三核变四核经常卡机求解

2,大嘴盘是什么

在众多大嘴盘爱好者心中一个最好的答案是:大嘴盘就是大嘴盘!,可要是想进一步解释这个问题时,答案变的五花八门了:数码伴侣、移动硬盘盒、外置硬盘盒等等。在国外大嘴盘被称为Memory Card Backup Device,直译过来是存储卡备份驱动器,非常直接的概括了大嘴盘的特长,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认识上的局限。大嘴盘系列产品从五号电池、单色屏到目前3.2寸彩色屏,一路走来,广大影友除了尽享其高速备份带来的爽快感之外,也开始利用大嘴盘存储、分享、恢复、搜索以指数级暴涨的海量数字照片了,而这些,都不是存储卡备份器所能简单概括的了。纵观前面提到的那些通用名字,什么伴侣、备份器,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把大嘴盘当作一个附属品,只是存储卡的备份装置(虽然大嘴盘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如果卡够多、容量够大,大嘴盘就可有可无了。情况是这样吗?最近一位出国游玩的大嘴盘用户经历,就很有代表性,这位用户带着PD90c(大嘴盘的2.2寸彩屏型号)出国一周,回来后,大嘴盘中不单满放着优美的山水风景,还有更多其他同行人的照片,相机型号从canon到sony T系列不一而足,都可同时在一台大嘴盘上与大家分享,而该用户直抱怨其带去的数码相机电力不足,细问之下才了解到,原来大嘴盘只有出发前充了一次电,就顺利地完成了一周的旅程,倒是该户的相机,电池常常不足,让他稍有遗憾之感,可见有了大嘴盘,就再也没有存储容量之忧了;据说同行人中也有带笔记本电脑的,结果旅行期间每天晚上都在笔记本上倒腾,大嘴盘用户的轻松自在让他很是羡慕。
大嘴盘dsv50为什么不支持视频功能?答:大嘴盘是最专业的数码伴侣产品!高速,安全,实用!没有集成任何华而不实的功能。而数码伴侣里集成视频功能是最华而不实的。因为数码伴侣所支持的视频功能都很弱。支持的格式非常有限,不能支持高清视频播放,放视频时电池续航能力也不够。而且数码伴侣体积都比较大,又比较重。用数码伴侣看视频的后果就是眼睛累,脖子累,手腕累!毫无欣赏大片的快感。而目前专业的mp4价格很实惠,又轻薄小巧,支持视频格式多,还支持高清视频,电池续航能力也很强。所以与其花费高昂代价买一台仅仅能够播放视频的非专业数码伴侣,不如花更少的钱买一台专业数码伴侣再加一台专业的mp4!大嘴盘pd200是全球最安全的存储卡备份器产品。基于crc实时数据校验技术的udma机芯可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内置高速硬盘,具有液压平衡滚轴系统及硅氧盘片,存储更安全!而其坚固的金属后盖和硬塑保护壳更增加了内置硬盘的可靠性。独创的s.m.a.r.t. 硬盘健康检测功能,可预知60%以上硬盘故障的发生,硬盘数据安全性能提升250%!您可以使用pd200提供的硬盘健康诊断功能,随时查看硬盘的内部健康状况,以便在硬盘故障发生前发现问题。实时crc数据校验技术:数据的crc校验码与数据同时传递,接收数据方和发送数据方均会核对crc校验码,以保证发送和收到的数据完全一致。

大嘴盘是什么

3,如何用CRC模型来确定需求

如何用CRC模型来确定需求它由三部分组成:1. 类(Class)2. 2. 职责(Responsibility)3. 3. 协作(Collaborator)4. 一个类代表许多类似的对象。而对象是系统模型化中关注的事物。他们可以是一个人、地方、事情、或任何对系统有重要性的概念。类名一般列在CRC卡的顶部。
在一个oo(面向对象)开发项目中,包括用户、系统分析员和开发者在建模和设计过程中经常应用crc卡建模,使整个开发团队普遍的理解形成一致。 它由三部分组成: 1. 类(class) 2. 职责(responsibility) 3. 协作(collaborator) 一个类代表许多类似的对象。而对象是系统模型化中关注的事物。他们可以是一个人、地方、事情、或任何对系统有重要性的概念。类名一般列在crc卡的顶部。 职责是类需要知道或做的任何事物。这些职责是类自身所知的知识,或类在执行时所需的知识。 协作是指为获取消息,或协助执行活动的其他类。在特定情形下,与指定的类按一个设想共同完成一个(或许多)步骤。协作的类顺着crc卡的右边排列。 crc模型是crc卡的集合,它代表一个应用域或问题域的全部或一部分。crc模型是最普遍的用户,其中的白皮书地址是用于收集和定义一个面向对象应用的用户需求。图中展示了一个航运/存货控制系统的crc模型例子,展示的crc卡将被放在一张书桌或工作桌上。注意卡的放置:相互协作的卡是彼此接近的,无关系的卡不能放在附近。 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创造一个crc模型的?有六个步骤: 1、 crc模型组一起加入(模型组包括相关的客户领域人员、设计者、记录员、系统分析员等)。 2、 安排模型房间。 3、 进行集体自由讨论 内容根据此crc模型的系统目标进行,如系统是为谁开发的?那些商业业务需要这个系统的何种支持?工作时需要什么信息?……总之尽量按能达到系统要求实现的目标进行,包括进行活动时对资源、条件、活动及人员的要求。 4、 讲解crc模型技术(完成集体讨论后,设计者将描述crc模型过程。通常需要花费十至十五分钟,该过程包括创造几个crc卡范例,范例参考上图)。 5、 重复地执行crc模型步骤。 6、 执行用例情景试验 用户情景试验是一个任务过程模式,其中用户们将积极地参与以保证需求是准确的。基本的思想是一组商业领域专家(也就是客户方),设计者,系统分析员一步步通过一系列的用例证实crc模能准确地反映出用户的需求。 其实说白了,crc模型就是一种沟通方式,客户方与开发方如何通过这种有效的、易实现、易操作的方式建立一个能描述准确的、双方达成共识的系统需求。crc建模因为用户积极参与到模型的定义中,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就会增加,并与开发者们并肩创造这个crc模型,通过这个一连串的模型卡,双方对待建的系统需求目标达成共识。当然crc模型也存在一定的缺点,crc模型只是一个面向对象应用的用户需求定义的一部分。你也应该考虑到用例,原型,和正式的需求文档。

如何用CRC模型来确定需求

4,敏捷开发的名词详解

AM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说明性的过程。AM是敏捷建模者们坚持的价值观、敏捷建模者们相信的原则、敏捷建模者们应用的实践组成的集合。AM描述了一种建模的风格。当它应用于敏捷的环境中时,能够提高开发的质量和速度,同时能够避免过度简化和不切实际的期望。AM可不是开发的“食谱”,如果你寻觅的是一些细节的指导,如建立UML顺序图或是画出用户界面流图,你可以看看在建模Artifacts中列出的许多建模书籍,我特别推荐我的书The Object Primer 2/e(尽管这有失公允)。AM是对已有方法的补充,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方法论。AM的主要焦点是在建模上,其次是文档。也就是说,AM技术在你的团队采用敏捷方法(例如eXtreme Programming,Dynamic Systems Development Method (DSDM),Crystal Clear)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建模的效果。AM同样也可以用于那些传统过程(例如Unified Process),尽管这种过程较低的敏捷性会使得AM不会那么成功。AM是一种有效的共同工作的方法,能够满足Project Stakeholder的需要。敏捷开发者们和Project Stakeholder进行团队协作,他们轮流在系统开发中扮演着直接、主动的角色。在“敏捷”的字典中没有“我”这个单词。AM是有效的,而且也已开始有效。当你学习到更多的AM知识时,有件事对你来说可能不好接受,AM近乎无情的注重有效性。AM告诉你:要使你的 Project Stakeholder的投资最大化;当有清晰的目的以及需要解了受众的需要时要建立模型或文档;运用合适的工件来记录手头的情形;不论何时都尽可能创建简单的模型。AM不是灵丹妙药。敏捷建模是改进众多专家软件开发成果的有效技术,充其量也就是这样了。它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灵丹妙药,能够解决你开发中的所有问题。如果你努力的工作;如果你专注其上;如果打心眼儿里接受它的价值观、它的原则、它的实践;你就可以改进你做为一个开发人员的效果。AM是面向一般的开发人员的,但并不是要排斥有能力的人。AM的价值观、原则和实践都简单易懂,其中的很多内容,可能你都已经采用或期待多年了。应用AM技术并不是要你去练水上飘,但你需要有一些基本的软件开发技能。AM最难的就是它逼着你去学习更广泛的建模技术,这是个长期的、持续性的活动。学习建模在一开始可能很难,但你可以试着一次学习一样技术来完成你的学习。AM并不是要反对文档。文档的创建和维护都会增大项目涉众的投资。敏捷文档尽可能的简单,尽可能的小,目的只集中在和开发的系统有直接关系的事情上,充分了解受众的需要。AM也不是要反对CASE工具。敏捷建模者使用那些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提高效果,提升价值的工具。而且,他们还尽力使用那些能够胜任工作的最简单的工具。何时是敏捷的?要想了解AM,你需要了解模型和敏捷模型之间的区别。模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的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或是处理这个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传统意义上,模型被认为是图表加上相应的文档。然而那不够直观的artifact,也可以被视为模型,例如CRC卡片集,单条或多条业务规则的文字描述,或是业务流程的一段结构化英文描述。一个敏捷模型就是一个刚刚足够好的模型。但是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模型才是刚刚足够好呢?当敏捷模型显现出如下的特性时,它就是刚刚足够好的:敏捷模型实现了它们的目的。有时你为沟通而建模,或许你需要把你工作的范围告诉高级经理;有时你为理解而建模,或许你需要确定一个设计策略,实现一组Java类。一个敏捷模型是否足够好,要看它是不是满足了创建它时的初衷。敏捷模型是可理解的。敏捷模型要能为其预期听众所理解。使用用户能够理解的业务语言来描述需求模型,反之,技术架构模型则需要使用开发人员熟悉的技术术语。你所使用的建模符号会影响易懂性--如果你的用户不了解UML用例图中的符号的含义,那用例图对用户就没有任何价值。这样的话,要么使用另一种方法,要么教授用户学习建模技术。风格问题同样也会影响易懂性,例如避免交叉线。杂乱的图表比清晰的图表难懂。模型的细节程度(见下文),也会影响易懂性,因为相较一个不那么详细的模型来说,一个过于详细的模型要难于理解。简单(见下文)同样是影响易懂性的一个因素。敏捷开发敏捷模型是足够正确的。模型通常都不需要100%正确,只要足够正确就行了。举个例子,如果一张街道地图漏画了一条街道,或是它标示某条街道是通行的,但你发现它已经关闭维修了,那你会不会扔掉你的地图开始在城里飙车犯罪呢?不太可能。你会考虑更新你的地图,你可能会拿出笔来自己做修改或是去当地的商店买一张最新版的地图(你原来的那张过期了)。也许你还是会接受那张虽不完美仍可使用的地图,因为它对你来说已经足够好了。你还是可以用这张地图四处转转,因为它还是个正确的模型,标记出了大部分街道的位置。你在发现这张地图不正确的时候,你没有立刻扔掉它,原因是你根本不在乎它是否完美。类似的,当你在需求模型、数据模型中发现错误的时候,你也会选择更新或是接受--虽不完美但已经足够好了。有些项目成员能够容忍这种不正确而有些则不能:这取决于项目的特性,每个团队成员的特性,组织的特性。充分正确性既和模型的听众有关,也和你要处理的问题有关。敏捷模型是足够一致的。一个敏捷模型并不需要和自己(或其它有用的artifact)保持完全的一致。如果一个用例在它的一个步骤中显式的调用了另一个用例,那么相应的用例图需要用UML的 <> 版型来标记这两个用例之间的关系。然而,你看了看图表,发现它们并没有这样做,天哪!用例和图之间不一致!危险!太危险了!红色警报!快逃命呀!等一下,你的用例模型是有不一致的地方,但也没到世界末日啊。是的,理想情况下,你的所有artifact最好是能够完全一致,但这通常是不可能的。当我开发一个简单的商用系统时,我通常都可以容忍部分的不一致。但有时我是不能容忍这种不一致的。最有力的佐证就是1999年 NASA发射火星太空探测器时采用了精密的测量系统。要树立一个观点,敏捷模型只要足够一致就行了,你通常不需要使用那么完美的模型。关于正确性和一致性,很明显要考虑权衡问题。如果你要维护一个artifact(我们称之为“保管”),随着时间的流逝,你需要投入资源来更新它。否则它很会就会过期,对你就没用了。例如,我可以容忍一张地图标错了一两条街道,但是我绝对无法容忍一张地图中四分之三的街道都标错了。这就需要权衡了,进行足够的努力,保证artifact足够正确。过多不必要的努力反而会减缓项目的进度,而投入不足就没有办法保证artifact的有效性。敏捷模型有足够的细节。一张路线图并不需要标记出每条街道上的每栋房子。那会有太多的细节,使得地图难以使用。然而,在修路的时候,我想施工人员一定会有这条街道的详细地图,包括每幢建筑、下水道、电线盒等足够的细节,这样的地图才是有用的。但是这张地图并不用标记出每个院子和通向它们的路线。因为这样又太繁琐了。足够的细节和听众有关,也和他们使用模型的目的有关--司机需要的是显示道路的地图,施工人员需要的是显示土木工程细节的地图。考虑一个架构模型,可能一组画在白板上的图表就足够了--项目的进行中再对它们更新,也许你需要用CASE 工具来生成一些图表,也许这些图表还需要有详细的文档,这依赖于环境。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需要。在每一个例子中,实际上你都是在开发、维护一个有足够的细节的架构模型,只是这个“足够的细节”的概念和环境有关。敏捷模型能提供正面价值。对项目中的任一artifact,一个基本的要求是它们能够提供正面价值。一个架构模型给你的项目带来的价值是不是能够超过开发它、维护它(可选)的总成本?一个架构模型能够坚定你们团队为之努力的愿景,所以它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它的成本超过了这个价值,那就是说,它无法提供正面价值。投入100,000美元去开发一个详细的、重量级的文档化架构模型,而它的效用,只需一些画在白板上的图表就能够达到,这些图只需要花你 5,000美元,看看,这是多么轻率的做法。敏捷模型要尽可能的简单。只要能够达到目的,你应当努力让你的模型尽可能保持简单。模型的详细程度会影响简单性,而所使用的符号范围也会影响简单性。例如,UML的类图就包括了无数的符号,包括对象约束语言 (Object Constraint Language OCL) ,但大多数的图使用符号的一部分就能够完成。所以你常常不需要使用所有的符号,你可以限制自己使用符号的一个子集,当然,这个子集是足够让你完成工作的。因此呢,一个敏捷模型的定义就是一个实现它的目的,没有画蛇添足的模型;为你的预期听众所理解的模型;简单的模型;足够正确、足够一致、足够详细的模型;创建和维护它的投资能够给项目提供正面价值的模型。一个普遍的哲学问题是源代码是不是一个模型,更重要的,它是不是一个敏捷模型。如果你是在我们这篇文章之外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回答说,是,源代码是一个模型,虽然是一个高度细节化的模型,因为它是软件的一个抽象。同时我还认为,优秀的代码是一个敏捷模型。但在这里,我还需要把两者区分开来,源代码和敏捷模型还是有区别的——敏捷模型帮助你得到源代码。
不明白啊 =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IDE和SATA双硬盘

你的情况我遇到过的,前两天刚跟你一样搞了这个!先问问清楚:你是不是要用一跟IDE的线同时接上光驱和你那个IDE的硬盘,然后SATA的直接就是接SATA的接口!如果你的情况是这样子,我提供给你的解决方式就是你必须得把光驱的跳线设置到M上面,也就是MASTER,看看光驱上面会有这个标志的,然后把IDE硬盘设置为S也就是SLAVE,同时必须光驱接在最末端的接口,而硬盘接在中间的那个接口上,然后你再进BIOS里面看看你的Primary IDE Master和Primary IDE Slave是不是分别对应了你的光驱和你IDE接口的硬盘,如果出现了,那么恭喜你,成功了!另外在下面还可以看到你那个SATA接口硬盘的信息,都不用动就行了,多试试,相信你一定可以搞好的!
拔掉光驱,
SATA 的硬盘跳到M上。IDE 的硬盘跳到S上。光驱不用插跳线。在BIOS里面调好硬盘启动顺序。具体方法不给你讲了,BIOS版本不同,各异。
跳线问题
1.固定SATA硬盘,这点与传统并行硬盘没有什么不同。 2.为硬盘连接上数据线和电源线.SATA硬盘与传统硬盘在接口上有很大差异,SATA硬盘采用7针细线缆而不是大家常见的40/80针扁平硬盘线作为传输数据的通道(图1)。细线缆的优点在于它很细,因此弯曲起来非常容易。而传统的硬盘线弯曲起来就非常困难,由于很宽,还经常会造成某个局部散热不良。而细线缆就不存在这些缺点,它不会妨碍机箱内部的空气流动,这样就避免了热区的产生,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接下来用细线缆将SATA硬盘连接到接口卡或主板上的SATA接口上。由于SATA采用了点对点的连接方式,每个SATA接口只能连接一块硬盘,因此不必像并行硬盘那样设置跳线了,系统自动会将SATA硬盘设定为主盘。 3.为硬盘连接上电源线。与数据线一样,SATA硬盘也没有使用传统的4针的“D型”电源接口,而采用了更易于插拔的15针扁平接口(图2),使用的电压为+12V、+5V和+3.3V,如果你的电源没有提供这种接口,则需要购买专门的支持SATA硬盘的电源或者转换器接头(图3)。有些SATA硬盘提供了4针的“D型”和15针扁平两种接口,这样就可以直接使用原有的电源了。所有这些完成之后需要再仔细检查一遍,确信准确无误之后就可以盖上机箱了。 4.安装驱动程序。SATA硬盘在使用上完全兼容传统的并行硬盘,因此在驱动程序的安装使用上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你使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9x/ME,那么只需进入BIOS,在里面的SATA选项下简单地设置一下就可以了。不过SATA硬盘在安装Windows XP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Windows XP无法辨认出连接在接口卡上的SATA硬盘,所以用户必须手工安装SATA硬盘的驱动程序。在安装过程中,当Windows XP寻找SCSI设备时按下F6键,然后插入随SATA接口卡附送的驱动软盘。 如何在windows XP中安装SATA硬盘 1.因为WindowsXP本身不直接支持串行ATA控制器,安装Windows XP的时候必须从软驱中搜索第三方的SATA驱动,若没有主板附带的软盘驱动时,必须将光盘中的驱动拷贝到软盘中。所以,首先须要有软驱才行。如果你安装Windows 98系统的话,只需要在BIOS中把启动选择为SCSI/SATA就可以像普通IDE硬盘一样正常安装了。 2.在首次安装WindowsXP寻找SCSI设备时,按下F6键(此时屏幕下方会有文字提示)来加载第三方驱动程序。但请注意,出现提示后大约只有2秒的时间让你按键,错过的话又得重启再来一次。按下F6后,稍等一会儿系统提示按S键,会自动搜索软驱中的驱动,选择主板提供的驱动软盘中合适的驱动。然后会显示你所选择的驱动已经加载,按回车继续,下面就是正常的WindowsXP安装步骤了。 注意:有的主板(如硕泰克的KT600-R)提供的驱动软盘中,其INF文件是放在文件夹里的,需要将它拷贝到软盘的根目录才能被自动搜索到。 3.如果你的主板板载Silicon Image SATA RAID的话,Windows XP安装完成后,可能还要再安装一次SATA RAID驱动程序,对于这一点,不同主板的要求稍有不同,在其主板说明书中都会有详细说明,请多加注意。如硕泰克的KT600-R,系统启动后在硬件设备管理器中的其他设备会显示黄色问号RAID设备,需要为它重新安装驱动。放入主板提供的软盘或光盘,让系统自动搜索,如提示搜索不到,则手动指定INF文件即可。 注意:Windows2000也与WindowsXP一样,本身没有串行ATA控制器的驱动,安装方法与WindowsXP基本相同[编辑本段]SATA硬盘问答 随着各厂家SATA(串行接口)硬盘价格的持续走低,支持SATA的主板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SATA硬盘来构建自己的电脑平台。但是由于SATA硬盘有别于PATA(并行接口)硬盘,安装和使用中会有很多不同,这让很多用户在购买后遇到很多麻烦。 问: 听说SATA硬盘的数据线和电源线接口不同于PATA硬盘的,在购买SATA硬盘时是否需要额外购买? 答: 一般支持SATA硬盘的主板都会附带一条专用7芯数据线和电源线,而现在的新型电源基本也都提供了SATA设备的专有供电接口。另外,有些SATA硬盘还额外搭配了一个原PATA硬盘使用的D型电源接口,可以兼容使用旧有的电源。所以通常我们并不需额外购买。如果确实需要,SATA数据线大约10元,电源接口转接线也在10元上下,电脑市场都有销售,质量尚可。 问: SATA硬盘安装系统时,是否都要额外加载驱动才能找到硬盘? 答: 不全是,要分情况而定。 1.在安装DOS/Win98/WinMe系统时,SATA硬盘不需要加载任何驱动,可与PATA硬盘一样使用。 2.在安装Win2000/XP/2003系统时,一般由主板南桥芯片(如Intel的ICH5/R,VIA的VT8237等)提供的SATA控制器在没有内置或在BIOS设置中屏蔽了RAID功能时,也不需要加载驱动即可找到硬盘;在开启RAID时,需要加载驱动。而使用第三方芯片的SATA控制器,则必须加载驱动。 问: 必须安装SATA驱动的情况下,没有配备软驱怎么办? 答: 现阶段,Win2000/XP系统安装光盘加载额外设备驱动时,只读取软驱。 虽然,我们可以自己打造一张集成了所需SATA控制驱动的系统安装光盘,来免去必须从软驱加载的麻烦。但是,其制作方法和设置很复杂,需要对Windows系统加载驱动的方式和SATA驱动文件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设置中稍有一点错误都会导致驱动加载不成功。所以还是推荐花50元买个软驱省得麻烦。 问: SATA硬盘驱动有通用驱动吗? 答: SATA驱动并不是指硬盘的驱动,而是指SATA控制器驱动,分为主板芯片组南桥内置和额外添加的第三方控制芯片两类,各厂家的驱动不能通用。 各厂家都有不同的设计(在BIOS设置中就可看出不同),Intel、VIA、SiS主板芯片的SATA控制器部分就不同,更别说其他的第三方控制器了,所以近期也不太可能有统一的驱动。最大的希望是微软能在后续的系统安装光盘中直接集成各大厂家的SATA控制驱动,那就最方便了。 一般主板都会附带驱动软盘,但也有仅提供主板驱动光盘的,需要将SATA驱动文件拷贝到软盘。还有的是需要用主板光盘的特定程序制作SATA驱动软盘,这点需要看主板说明书上的相关说明。 问: SATA硬盘能和PATA硬盘共存吗? 答: 当然可以,但根据SATA控制器设置有所不同。 让SATA和PATA和平共处的关键在于其占用的IDE通道位置不能冲突。还要注意,DOS/Win98/WinMe系统只能支持4个IDE设备,而Win2000/XP/2003系统可支持6个设备(注:第三方的SATA控制器可突破此限制)。关于SATA占用IDE通道位置的设置部分,各厂家有所不同。以Intel 865PE芯片组的ICH5南桥为例:进入BIOS后,选择Main下的IDE Configuration Menu,在Onboard IDE Operate Mode下面可以选择两种IDE操作模式:兼容模式和增强模式(Compatible Mode和Enhanced Mode)。其中Compatible Mode,可以理解为把SATA硬盘端口映射到并口IDE通道的相应端口,通常适用于DOS/Win98/WinMe系统;Enhanced Mode下的SATA硬盘将使用独立的IDE通道,不与原PATA设备冲突,但仅适用于Win2000/XP/2003系统。 问: SATA硬盘不支持FDISK和DM等分区工具以及GHOST软件了吗? 答: 当然支持。使用这类软件有问题的情况多出现在以ICH5为南桥的主板上,因为这些软件都是基于DOS平台的,所以如上文所说必须采用兼容模式(Compatible Mode),当设置为增强模式(Enhanced Mode)时就会引发这些软件不能使用的故障。 另外,使用160GB及以上容量的SATA硬盘时,由于FDISK(Win98版本)和DM这类分区软件推出较早,并不能完善支持大于137GB硬盘的48bit寻址,有可能引起莫名其妙的故障,所以最稳妥的方法是使用集成了SP1补丁的WinXP系统安装光盘,在安装系统前只分一个区用来安装系统(Win2000系统也是一样,需SP4补丁)。 等装好了系统,先修改注册表,在“运行”中输入regedt32,回车确定。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 urrentControlSetServicesAtapiParameters子项下新建一个键值:点菜单栏的编辑→添加数值,数值名称:EnableBigLba ,数值类型:DWORD,数值:1 。然后再用“控制面板→计算机管理”工具中的磁盘管理功能分其余的分区。 问: SATA硬盘上可以安装Linux系统吗? 答: 可以。如RedHat 9,在安装之前需要设置为Compatible Mode,否则就会找不到硬盘。安装好后,要升级内核到2.4.22,如果使用的CPU支持超线程,请在编译内核时选择SMP的支持。接着修改GRUB的启动参数,将 hda 改成 hde,分区号不变。还有fstab也需改一下,不然启动后不能激活“SWAP”交换分区。重新启动后,将BIOS中的Compatible Mode改为Enhanced Mode,这样就能发挥SATA接口的性能了。 问: 据说SATA硬盘支持热插拔,确实可以使用此功能吗? 答: 目前SATA技术分为V1.0和V2.0两个版本,其中V1.0不支持热插拔技术,在V2.0规格中SATA实现了热插拔功能。 对热插拔产生影响的只有主板和硬盘本身而已,只要硬盘和主板都支持这个功能,再安装了正确的驱动程序,就可以实现硬盘热插拔了,至于选用何种操作系统都没有关系。现在市场上新推出的硬盘如希捷酷鱼7200.7.SATA硬盘就支持V2.0规格,并且因为传统PATA的4Pin电源插头不能支持热插拔的功能,所以希捷这个系列的硬盘均不支持传统PATA的4Pin电源接头。这个功能还需主板支持,由于Intel的ICH5南桥芯片不支持热插拔功能,所以i865系列的主板都不能支持此功能。现在官方对外宣布支持SATA热插拔的主板厂商很少,只有华擎。 另外,虽然主板硬盘都支持热插拔了,但是在没切断硬盘电源的情况下,仅热插拔SATA 数据线,有时会导致热插拔功能的失效。而且注意两次连续热插拔操作的时间间隔必须超过5 秒钟。SiS等芯片的SATA控制器,有专门的SATA控制软件,可以使SATA的热插拔更加安全可靠。不过,目前看来SATA的热插拔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毕竟硬盘不同于闪存等外设,它更加脆弱,所以请慎用热插拔。[编辑本段]SATA发展总结 今年硬盘市场格局比较明朗,SATA硬盘逐渐成为主流,再加上SATA2.5规范和垂直记录技术的推广,让原本沉寂的硬盘市场变得活跃起来。 SATA硬盘取代PATA硬盘已经成为趋势,在英特尔规范的下一代965芯片组中已经取消了对PATA硬盘接口的支持。对老用户来讲他们升级一款PATA硬盘仍然是比较理想的,因为老主板上至少有两个IDE接口,在容量扩充方面应该不成问题。其实虽然SATA技术领先,但是仍然有很多老用户迷恋PATA硬盘,而且PATA硬盘在做GHOST时比较方便,也不会牵扯到设置的问题。而对新用户来说购买SATA硬盘是比较理想的,跟上科技的潮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新一代的SATA硬盘在性能上也有明显提高。 大容量成为主流:随着单碟容量的增加,原来被认为是主流配置的80GB硬盘现在已经成为最低配置。120GB、160GB容量的硬盘装机也已经很平常了,200GB、250GB、500GB及一些我们不敢想象的容量TB在今后都会出现我们的生活中。 NCQ和垂直纪录的应用:以希捷Barracuda 7200.9为例Barracuda 7200.9 SATA硬盘遵循最新的Serial ATA 2.5规范,Serial ATA 2.5整合了原来的Serial ATA 1.0规范、所有具选择性的高端规格以及多年积累的数据所集合而成的一份文件。Barracuda 7200.9提供多项先进功能,例如NCQ、First-Party DMA、Interrupt Aggregation以及Race-Free Status Return等,Barracuda 7200.9硬盘还支持强化的CRC数据保护、最新的数据排线和Latching Cables and Snap-in Connectors(插销/卡标式连接器)、以及有利于散热的细长线缆,有效改善了系统数据及硬件的可靠性。希捷强调了其完符合SATA 2.5规范的要求。 除此之外,希捷首款垂直记录硬盘Momentus 5400.3笔记本硬盘。这两项技术在今年一定会成为硬盘市场中的亮点。[编辑本段]垂直记录技术 在了解垂直记录技术之前如果您了解水平存储技术的话,再去了解垂直记录技术想必就不难了。 水平存储技术:水平记录技术是使用了深层间隙磁场的一部分,但无法充分利用盘片面积。磁头的饱和磁化和传递给介质的部分磁场所记录下的数据位,将会限制用于介质的矫顽力(写一个数据位所需要的“磁场”,即一个数据位)而遭遇瓶颈,这就是水平记录技术。 每一个新技术的诞生,性能和功能提高的同时,多会伴随着设置和使用上的不习惯。目前采用SATA接口的设备已经形成一种趋势,将来除了硬盘还会有更多的设备SATA化,我们要紧紧抓着潮流,尽快了解和掌握它。希望本文能使即将选购SATA硬盘的读者对它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免去使用中遇到问题手足无措的尴尬。
文章TAG:是什么什么怎么突然crc卡是什么怎么花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